河北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流程再造 提升服务质效-尊龙在线登录

来源:中国信息协会营商环境专业委员会      更新时间:2023/5/24      浏览: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2022年7月11日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以来,各地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促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进一步释放了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服务各类企业再加力的鲜明信号。《中国数字赋能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实践报告河北卷2022》选取了29个数字化营商环境创新案例,从创新改革视角讨论数字技术对地方优化营商环境的影响,推动改革举措复制推广。


案例十六 海兴县:创建“1 n”企业家直通车机制

  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出发点是企业需求,方向是满足企业需求。企业需求是政府部门营商环境供给侧改革的“导航仪”。河北省海兴县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构建数字营商环境,发挥服务效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有效载体,为县域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凝聚强大合力,2022年1月,海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搭建多层次政企沟通协商平台,打造企业家直通车的“升级版”,即“1 n”机制,联合县内相关部门,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更好地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画出“让组织认可、让企业满意”的最大同心圆。

  一、经典做法

  海兴县以企业家直通车办公室为依托,探索“1 n”直通车模式,“1”就是企业家直通车办公室,“n”为相关部门在企业家直通车办公室设立的联络站,包括“纪企直通车联络站”“检企直通车联络站”“法企直通车联络站”“警企直通车联络站”“税企直通车联络站”“消企直通车联络站”。

  建立一个机制,保障服务常态化。一是签订沟通联系实施意见。县工商联与县检察院、县法院、县税务局、县公安局、县纪委监委、县消防救援大队分别签订了《关于建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沟通联系的实施意见(试行)》。二是明确具体内容措施。《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建立联合调研制度、明确检查服务方向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

  设立“五个一”,保障渠道顺畅化。一是设立一个“直通车联络站”。县工商联专门设立一个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部门。二是明确一个联络员。工商联和设立联络站的部门分别确定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县工商联与各部门的日常联系。三是公布一个诉求邮箱。双方单位共同制定“情况反映函”,企业可以将诉求通过“反映函”发到指定邮箱或报送至“直通车联络站”。四是设立一个开放日。在“开放日”期间,通过茶话会、联谊会、座谈会等形式,民营企业家与各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五是建立一个“绿色通道”。在设立联络站的部门建立涉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对反映的案件、问题等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先反馈。

  建立健全衔接联动,保障困难简单化。一是实行“闭环式”办理。民营企业向工商联的诉求反映,属于各部门管辖范围的,实行“闭环式”办理。县工商联通过走访、来访、电话、微信等多种渠道收集民企诉求并进行梳理分类,转交联络站负责人,再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及时向工商联反馈办理情况。目前已形成受理、筛选、转办、催办、反馈的全链条“闭环式”解决机制,做到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结果。二是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县工商联和建立联络站的各部门对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涉法涉诉相关问题可以开展联合调研、专题调研,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双方共同建立台账,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面对面政企恳谈会

  2022年以来,召开直通车政企恳谈会25次,听取企业家提出的困难、问题、意见、建议,对现场提出的问题逐一登记、列出清单,限期跟踪督办,以严明的纪律护航海兴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今年以来通过政企恳谈会和企业家直通车联络站反映困难和问题45件,均已落实。

  (二)深入民营企业走访调研

  2022年对海兴县45家规上企业及其他部分非规上企业做了走访调研,形成《海兴县工商联关于县民营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调研报告》。对海兴县所有体育器材企业做了摸底调研,形成《海兴县体育用品特色产业调研报告》。强信心、暖企心,针对当前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联合县检察院和县消防救援大队共同走访企业,实地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方面的困难,有效确保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双平稳”。与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共同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就企业遇到的问题给予解答,同时根据”法企直通车联络站”所收集的信息,利用电话、微信等信息化手段,隔空联系企业为企业排忧解难,运用互联网和“云庭审”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开展线上审判执行工作;上半年共线上走访企业15次,线上审核受理涉企案件2件,通过诉讼服务热线解答企业咨询10余次,通过冀时调等平台共调节涉企案件6件,执行局利用电话、微信等手段网上执结案件4件,执行到位70余万元。

  (三)教育培训及政策解读

  海兴县工商联通过企业家直通车联络站,积极与各部门联合,以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及政策解读,提升企业家素质能力。例如:与县法院女法官走进企业以案释法,讲解《民法典》;与检察院开展了《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及对策建议》等专题讲座;通过线上培训学习《适应汇率双向波动 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境外合规管理发展与趋势》《劳动法进民企暨企业合规用工》《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工作推进会暨2022企业合规管理高端对话》等专题;开展“警企直通车”“消企直通车”安全培训进企业活动;联合各部门进企业宣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等,强化了企业家的法制意识,提升了企业家素质能力,推动了惠企政策深入基层,直达市场主体。

  三、经验概括

  是建立协同机制,压实责任、规范运行。县委统筹谋划全局,组织县工商联与县纪委监委、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县税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分别签订《关于建立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沟通联系的实施意见(试行)》,各部门按照《意见》要求,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建立联合调研制度、明确检查服务方向,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二是实施“五个一”工程,完善体系、多措并举。设立一个联络站。县工商联专门设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企业家直通车办公室,各部门专门设立联络站,整合优化有关职能,协调落实各项工作。明确一名联络员。工商联和设立联络站的部门分别确定专职联络员,具体负责县工商联与各部门的日常联系,确保信息畅通、沟通及时、反应迅速。建设一条绿色通道。在设立联络站的部门,建立涉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对反映的案件和问题,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先反馈。公开一个诉求邮箱。设立专门的企业诉求邮箱,向全社会公开,企业发送诉求后,工作人员根据情况及时转送有关单位,确保问题高效解决。组织一个开放日。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开放日活动,通过茶话会、联谊会、座谈会等形式,各部门负责人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企业呼声、了解企业需求,切实做到为企纾困解难。

  三是打造闭环管理,精准施策、用心服务。民营企业向直通车提出的各类反映和诉求,直通车办公室认真梳理分类,转交联络站负责人,再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及时向工商联反馈办理情况,目前已形成受理、筛选、转办、催办、反馈的全链条闭环式解决机制,切实做到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结果。同时,针对企业反映的具有普遍性或者较为棘手的问题,县工商联组织各部门深入企业开展调研走访,分析问题根源、研究对策建议,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四、启示借鉴

  营商环境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海兴县把建好“1 n”企业家直通车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作为优化全县营商环境的有效举措,进一步深化沟通联系机制、直联直通机制、闭环受理机制,努力把“1 n”企业家直通车建成民营企业充分信任和依赖的“企业家之家”。

  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引领,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听党话、跟党走。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引导民营企业家正视困难挑战、提振发展信心。

  二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以“送政策、增信心、上项目、促发展”活动为抓手,加强内引外联、牵线搭桥,畅通民营企业与党政部门、科研单位以及金融机构的联系渠道,及时反映民营企业家愿望诉求,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切实维护合法权益。

  三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围绕新时代肩负的新使命,狠抓“1 n”企业家直通车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开展业务培训,夯实服务民营经济的专业能力,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加强自我约束,坚持工作流程公开透明,使直通车成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有效载体。

  海兴县“1 n”企业家直通车的做法,用务实举措稳定人心、鼓舞人心、凝聚人心,聚力开创全面建设沿海强县、美丽海兴新局面。


案例十七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352”模式优化服务效能

  近年来,面对生态环境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既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更要寓服务发展于环境监管执法之中,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在全国率先推行生态环境领域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新模式,通过完善“三个标准”、建立“五项制度”、搭建“两个平台”的“352”改革路径,建立“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实现“查办更准、打扰更少、服务更好、作风更硬”。

  一、典型做法

  一是完善三个标准。坚持标准先行,围绕污染排放监测监控自动化、远程化、标准化,制定出台各类污染源的排放和控制标准、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标准和数据质量控制标准。从钢铁、焦化等7个重点行业入手,分别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调研解剖,逐点位建立以在线监测为主、视频监控为辅的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安装标准;明确数据采集传输要求和质控方式,规范日常运营管理,建立统一的数据质量控制标准。

  二是建立五项制度。为完善非现场监管执法的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制度环境,从全天候问题处理、远程执法、入企检查管理、企业申诉审核、量化积分考核五个方面,制定出台刚性、可操作的制度规范,保障非现场监管执法改革有序实施。

  三是搭建两个平台。搭建智慧环保管理、智慧环保执法两个平台,全面整合数据资源,拓展应用范围和深度,精准发现问题线索,实现“线索推送、入企审批、结果反馈、申诉审核、自由裁量、处理处罚”全流程线上办理,降低廉政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能力。

  二、工作成效

  截至目前,7个重点行业企业新增各类在线监控设施3300余套。2022年以来,全省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60%,行政处罚案件数量和罚款金额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66%、76%,基本实现线上全天候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经验概括

  坚持依法执法、精准执法、高效执法、廉洁执法、服务执法,彻底转变“人海战术”,最大限度减少现场检查,审慎实施行政处罚,建立“日常不扰、无据不查、轻微不罚”的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智慧环保执法平台基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现场执法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整合建设,一是对非现场执法企业实现数据采集和综合研判,建立7大行业的企业dcs数据、动态视频、tsp数据、工况视频等数据采集分析研判平台,对执法局选取的7个重点行业的7家试点企业进行联网测试,制定了dcs联网技术要求及视频监控联网技术要求,指导各市信息部门对企业进行编码、联网以及上传数据研判分析推送功能;二是建立非现场执法链条,建立了违法证据线上固定、询问笔录线上制作、违法问题线上立案、自由裁量线上裁定、文书下达线上理、企业申诉线上审核、入企核查线上审批等非现场执法链条,基本实现远程执法检查和非现场案件办理功能;三是建成了执法线索综合研判模块,向执法人员推送线索的同时,同步推送分析研判结果及相关佐证数据信息,提高了问题线索发现的时效性及精准度。

  四、启示借鉴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生态环境系统以空前的力度依法铁腕治污,加强监管执法,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是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力度、深度、广度上不断拓展延伸,市场主体减污治污主动性、自觉性总体增强的同时,个别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且呈现“高科技”、隐蔽性、系统性的新特点,传统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方式已不适应,必须推行生态环境监管执法的制度性、机制性改革。

  一是提升发现问题精准性。结合不同生产工序安装的非现场监控设施,共制定1396条研判规则,有效发现违法问题、固定违法证据。二是减少了对企业现场执法干扰,2022年以来,全省入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60%,7大行业重点企业自动监控设施产生的超标、异常数据全部实现非现场查处,有效减少了对企业的现场检查次数。三是降低执法人员廉政风险,通过非现场方式开展监管执法,有助于提升执法效能,并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生态环境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案例十八 河北省税务局:不满意请找我 有诉求“码”上说

  办税缴费有困难怎么办?遇到跨属地、跨层级、跨部门的事项找谁办?如今这些容易导致纳税人缴费人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有了新的解决渠道。河北省税务局在全省办税服务厅创新设置“不满意请找我”专席,开展“有诉求码上说”服务,指派专人专责处理疑难复杂事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纳税人缴费通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办税缴费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案例背景

  “不满意请找我”专席和“有诉求码上说”服务是依托信息化手段,持续优化税费服务,更好满足特殊人员、特殊事项的服务需求,完善纳税人权利救济和税费争议解决机制,推进纳税人缴费人权益保护实体化的重要抓手,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以快速有效处理纳税人缴费人难事烦事和税费争议为目标,对内建立“拦河坝”,为各类制度、纪律、态度问题兜底堵漏;对外打造“防火墙”,将争议解决在基层,让“不满意”变“非常满意”。这也符合“将‘枫桥经验’应用于税收实践”,将税费争议、诉求化解在基层的思路,符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国发〔2022〕5号)中关于在政务服务场所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要求。

  二、主要做法

  河北省税务局制发《关于在办税服务厅规范设置“不满意请找我”专席的通知》、《关于推行“有诉求码上说”服务的通知》、《纳税人缴费人税费服务需求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和《纳税人缴费人诉求快速反应工作机制》等一揽子制度规范,有力保障纳税人缴费的合法权益。

  (一)疑难事项“现场清”。在全省办税服务厅创新设置“不满意请找我”专席,开辟办税疑难事项、个性需求的沟通解决渠道,专责处理纳税人缴费人疑难复杂事项和意见建议,“一站式”负责到底,实现业务有人接、流程有人跑、进度有人催,让办税缴费体验更“有感”。

  (二)需求建议“码上说”。在全省办税缴费服务场所和税源管理分局设置“有诉求 码上说”二维码,纳税人缴费人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反馈税费诉求和意见建议,统一规范诉求受理办理流程、响应部门和流转办理时限,全程跟踪问效,实现“码上说、马上办”。

  (三)税费诉求“一口管”。合并办税服务厅需求管理岗、税费争议岗、投诉举报受理岗,设置纳税人缴费人权益保护中心,实现税费服务诉求“一口”收办、首问负责、快速响应、闭环管理,打通了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的“最后一公分”,将矛盾争议解决在第一时间,让“不满意”变“非常满意”,更好地维护纳税人缴费人的合法权益。

  三、成效案例

  “我们公司办理了跨区迁移,当时社保办理的是跨区税源登记,现在如何办理社保户迁移?”“我要办理注销,现在印花税申报不了怎么办”在石家庄桥西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不满意请找我”专席前,专责工作人员正耐心、精准的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诉求。“窗口工作人员的解答我是打心眼里佩服,给人家‘非常满意’的评价是肯定的。”河北鼎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人贾路平表示。

  “我孩子的城乡医疗保险总是无法缴纳,今天在手机上试了很多遍,带不出信息,家里其他人都能正常缴纳,只有孩子的无法缴纳,这该怎么办?”保定涞源县办税服务厅“不满意请找我”专席人员接到刘女士的求助后,马上通过金三系统进行查询,了解到其孩子由于上大学时在外地缴纳城乡医疗保险,毕业后在本县没有参保登记信息,以至于无法正常缴纳。了解完毕后,专席人员立刻协调联系医保部门重新为该缴费人作了参保登记。随后,该缴费人顺利获取信息,完成缴费。问题解决后,刘女士向办税服务厅的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对专席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表示了肯定。

  截至目前,全省办税服务厅共设置“不满意请找我”专席352个,县(市、区)局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处理疑难个性需求5175个,回访满意率100%。开展“有诉求 码上说”服务,累计收集诉求5606条,全部及时答复和解决,纳税人缴费人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报送资料越来越薄、网上办事越来越简、办理时间越来越短、诉求解决越来越快、享受服务越来越精”,一项项“精细服务”举措不断提高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打造一流的税收营商环境。


案例十九 石家庄供电公司:“1339”数字化办电营造最优电力营商环境

  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问题、目标、领先”三个导向,坚持数字赋能创新电力营商环境优化方法,构建“1339”数字化办电服务体系,即以深化“阳光办电”服务品牌建设为统领,全面建成1个阳光办电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展营商环境“全过程线上化、全流程节点化、全环节可视化3全3化服务,推出三超前服务、电网信息公开透明、供电方案“受理即答”等9项创新举措,全力打造“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标杆服务新模式,提供快速接电、规范接电、便捷接电的新服务,全力打造最优电力营商环境。

  “全过程线上化”让服务优质便捷

  构建全线上服务体系,无隐藏环节、无线下流程,办理时间有记录,协同过程可追溯,服务质量在线评,绘制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服务图”。

  1.政企数据贯通超前主动办电。坚持“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开展“三超前”主动服务,实现“电等发展即来即接”。一是项目信息超前获取。积极对接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平台、工程建设审批平台,实现政府平台与公司营商服务项目库贯通,国土规划、线路迁改、招商立项等相关项目信息及时“自动推送、赋码入库”,联动服务加快项目接电。二是主动服务超前对接。客户经理“一对一”主动对接,提供“供电 能效”超前服务,开展电力外线工程规划审批代办和客户工程无偿监理,实现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三是电网建设超前规划。依据入库用电需求和投产时间等信息,实行电网建设“按需规划、限时完成”,今年已累计落实配套资金1.6亿元,实现项目即来即接即用,为项目落地注入强势动能

  2.信息线上共享快速高效办电。坚持营商环境政企共创,建立常态数据合作机制,实现信息“线上跑”。一是证照共享实现“快速办”。贯通省、市2级政务平台、项目审批平台2类平台,网上国网app、供电营业厅2个渠道线上直接获取企业营业执照、不动产权证等14种政府平台已归集证照信息,实现“企业一证办、居民刷脸办”,办电手续持续精简。二是并联审批实现“高效办”联合市自规、审批等6部门联合印发《石家庄市简化电力接入工程行政审批的意见》,电力接入工程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监督管理系统,公司客户经理主动帮办代办,实现“一口申请、同步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三是数据互通实现“一站办”。促请政府印发《石家庄市新建工程建设项目“水电气热信”市政公用服务联合报装改革方案》,明确以系统贯通、数据共享建立“水电气热信”联合服务新模式,公司作为首家民生单位设立联合服务窗口,市政公共服务水平跨越式提升。

  3.专业在线协同强化服务管控。基于阳光办电数字化服务平台,坚持企业内部环节线上管控,提升协同效率。一是协同环节线上通。打破专业壁垒,协同4个专业、贯通5个系统,聚合13个关键节点,将协同环节由“线下离散模式”向“线上聚合模式”转变,专业数据自动获取,工作质量线上归真。二是内部流程线上管。内部流程分责任、分专业、分环节、分时限纳入平台线上管控,形成责任具体、要求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全面协调和推进工作提质提效。

  “全流程节点化”让服务规范高效

  创新节点化服务模式,细化各环节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标准要求,在线集控、方案即答、配套及时、竣工即送,绘制规范高效的“节点化流程图”。

  4.项目用电“报装即上线”。深入推广网上国网app线上服务渠道,升级营业厅自助服务设施,规范业扩报装受理环节“一次告知”到位、办电资料客户“一次提供”,客户经理“一口收取”。报装工单限时办结,2小时内线上转派,以唯一编号监控线上工单流转,确保需求立即响应。

  5.供电方案“受理即答复”。依托阳光业扩数字化平台移动作业终端,应用电网数据贯通成果,开发供电方案辅助编制功能,供电电源接入点、路径等事项与客户用电地理位置信息精准匹配,同步自动获取计量计费方案,自动推荐满足接入、路径最优、造价最低的供电方案,实现石家庄市区3000千伏安及以下简单项目实现“方案立答”,一次答复准确率达90%,供电方案答复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

  6.客户工程“随工云验收”。依托网上国网app办电e助手功能,公开32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明确客户受电工程检验标准,实施简单项目“云验收”、复杂项目电子化验收,客户随时上传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客户经理在线实时跟踪、随工指导,提高竣工验收一次合格率。

  “全环节可视化”让服务阳光透明

  建设可视化管理体系,开展业扩服务全景在i国网app、网上国网app及阳光业扩平台“两网一台”,实现全环节可视化,绘制阳光透明的“可视化全景图”。

  7.电网资源全方位公开。落实电网资源信息公开机制,推行“设备主人制 数据责任制”,升级移动作业终端实时获取与可视化展示功能,实现变电站、开闭所、环网柜空余间隔,架空线路路径,电缆管网信息,线路可开放容量等动态更新,电网资源信息“全数据、全线上、全公开”。

  8.服务环节“物流式”展示。基于阳光办电数字化服务平台,利用树干图展示方式,以“客户交互”各环节为主线,以“客户工程”和“配套电网工程”为支干,晾晒办电服务全流程办理进度、协同部门、岗位人员及尊龙在线登录的联系方式、工作职责、时限要求、处理时限等内容,实现服务“物流式”展示。

  9.服务质量多维度监督。依托“办电e助手”,服务人员与电力用户在线实时交流,开展办电服务在线“好差评”,增进智慧友好互动体验,倒逼服务水平提升。升级内部移动办公平台“i国网”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级指标看板,开展任务实时推送、在线审批、动态监控,激励服务表现提升。设置“优化营商专席”,对外响应客户诉求在线交互,开展“陪伴式服务”;对内进行办电服务全过程督导,当好客户“发声者”、服务“监督员”。

  “1339”数字化服务营造最优电力营商环境

  通过构建“1339”数字化服务体系,落地“三全三化”服务举措,实现办电服务工作在管理、技术、数据等多方面“零堵点”,高压责任环节平均时间13天,办电时长同比下降13.3%。累计服务省、市重点项目672个,提供双方案184个,开展代办服务26次,累计落实配套资金1.6亿元,形成“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服务新局面,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势动能。石家庄市主要领导高度肯定石家庄供电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致信国网公司主要领导表示感谢。

  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石家庄市“获得电力”指标获得86.47分,为石家庄市最优分项指标,位列全国优秀行列。2022年上半年河北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石家庄市“获得电力”指标全省排名第一。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助企纾困服务小微企业等典型做法,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中央媒体、国家部委专刊报道,在中央电视台、河北新闻联播、燕赵都市报等省市媒体广泛宣传,累计宣传近百次余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受到省委书记倪岳峰同志亲自勉励,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高度认可。


案例二十 雄安中院:“云服务”打造法治营商环境高地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雄安中院主动探索机制创新,深入推进司法改革,不断推出创新司法服务、完善多元解纷、强化产权保护、加强智慧法庭建设、提升执行效果等系列举措,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

  一、典型做法

  (一)创设24小时服务,强化多元解纷,护航雄安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扎实推进一站式建设,完善“线上 线下”司法服务能力;畅通12368服务热线,高效对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创设全省首家24小时自助便民诉讼服务中心、法官服务站;与人民银行雄安营业管理部建立金融纠纷诉调对接多元化解机制,推动金融领域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工作;与河北省贸促会、中国国贸仲裁委、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构建多元化商事争议解决机制;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制定《关于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方案》,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二)抓牢疏解牛鼻子,彰显司法担当,奏响雄安新区营商环境法治乐章

  雄安中院牢牢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聚焦法治,共谋发展。组织“服务保障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专题研讨会,邀请北京三中院、四中院、通州法院以及相关专家学者参加,出台保障承接疏解工作的若干举措,全力做好司法配套保障工作;积极赴雄安自贸试验区开展走访调研,制定保障建设实施意见,为司法服务雄安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规范指引;深入开展法官联系企业活动,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制定工作预案,化解潜在法律风险;建立府院联动工作机制,积极稳妥、统筹推进破产审判、案件执行、矛盾化解工作中的业务协调、信息提供、维护稳定等工作。

  完善审判机制,加强知产保护,服务雄安新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雄安中院自今年2月起,集中管辖本辖区及河北北部六市专利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为做好知产审判司法联动工作,与北京知产法院、天津三中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打造区域知识产权司法协同发展示范区;与京津冀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搭建合作平台,建立“一中院三中心”协同发展合作机制,探索技术、人才协同联动,助力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高标准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努力为市场主体营造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

  二、实施成效

  (一)“智慧法庭”显成效,大力彰显司法为民雄安本色

  雄安中院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打造“智慧法庭”为核心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云立案、云缴费、云调解、云阅卷、云审理、云送达”一体化线上诉讼服务;依托“冀时调”平台,创新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和法律服务模式,打破纠纷化解的“距离”瓶颈,为当事人提供“一趟不用跑”的便捷纠纷调处服务。2021年,雄安中院一站式诉讼服务质效得分位列全省法院第一名,诉讼服务中心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线上调解解民忧,足不出户化纠纷。当事人通过掌上平台即可实现“隔空对话”,展现了雄安中院高效便捷、为民便民的智慧力量。2022年5月,山东省青岛市一家公司因商标权侵权纠纷通过互联网诉至雄安中院。中院立案庭受理网上立案申请后,迅速启动诉前调解工作,委派驻院调解员主持调解工作,第一时间通过“冀时调”平台与被侵权人一方进行沟通联络、调查案情、查阅相关证据,积极联系三位侵权人,耐心释法明理、权衡利弊。期间与当事人视频调解9次,电话通话20余次,总计调解时长达8小时,最终顺利在7天内线上妥善化解3起涉知识产权纠纷,获得了双方当事人的一致赞许。

  (二)知识产权审判促创新,构建京津冀知产保护“链条”

  无创新,不雄安。目前,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调解员已经入驻雄安中院调解平台,大力开展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在线诉前调解、在线司法确认,调解成功率超过30%,有力支撑和保护企业创新发展。2022年9月,雄安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被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2022年度知识产权保护优秀集体”。

  调判结合止干戈,法治保障促发展。依托“一中院三中心”平台,推动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协同保护,支撑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河北省邢台市一家广告公司认为北京市一家商贸公司未经授权,擅自制造、销售其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严重挤占市场份额,诉至雄安中院。2022年8月,雄安中院通过“冀时调”平台,委派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该案开展诉前调解工作。经专业调解员的调解,最终原告一方表示愿意接受调解,但被告一方表示希望通过庭审确认自己的合法来源抗辩能否成立后再行考虑调解。后该案通过“冀时调”平台转入立案程序。与此同时,河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调解员向中院提供了被诉侵权产品与原告专利权技术方案比对材料与专家意见。案件庭审期间,主审法官与调解员形成合力,从法理、事理、情理上反复给双方做调解工作,最终促成案涉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当场履行,并促成长期合作意向。

  (三)打通执行“最后一公里”,优化一流法治营商环境

  强化执行能力,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雄安中院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执行工作,推动建立了全省首个由党委分管领导担任主任的执行工作委员会,通过加强与各部门协调配合,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体系。推进执行“四统一”机制改革,推动构建全区“上下联动、整体联动、高效集约、高质发展”的执行工作新格局。严格落实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应用机制,大力弘扬“言而有信”“有约必践”的契约精神,助力新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交易环境。

  三、经验概括

  (一)提高政治站位,建立高效工作机制

  雄安中院坚持“国家大事千年大计”的战略定位,深刻认识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长远意义,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坚持目标导向,注重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新情况,解决新区建设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成立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全面加强营商环境组织保障,制定出台系列营商环境制度文件,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化、长效化。

  (二)以“三个质效”为导向,有序推进重点工作

  为推进雄安新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雄安中院将诉服、审判、执行“三个质效”考核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相结合,通过日公示、周调度、月通报,把营商环境工作列入法院重要工作日程,通过深化一站式建设、加强审判管理、加大执行力度,不断压缩解决商业纠纷耗时,持续优化办理破产工作水平,有序推进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切实推动解决执行难题,以实际行动护航新区经济发展。

  (三)选准司法改革“小切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围绕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建设需求,雄安中院选择优化营商环境的机制创新作为司法改革“小切口”,点线突破发力,向全面开花转型,不断完善司法制度体制和配套保障制度,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动执行“四统一”机制改革,强化涉外审判能力,积极探索审判程序改革与创新,精准服务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建设,为营造新区浓厚创新创业、经济发展氛围,优化新区营商环境奠定了良好法治基础。

  四、启示借鉴

  (一)锚定大计,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

  雄安新区,肩负“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示范区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标杆”的使命,从“一张白纸”着墨,改革创新,破浪前行,历经五年时间的规划建设发展,雄安新区现代化城市雏形全面展现,承接疏解步伐稳妥有序,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拔地而起。为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雄安中院自建院伊始,牢牢把握新区发展大势,始终锚定新区“国家大事、千年大计”的战略定位和规划目标,坚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时代责任感,努力践行为新区建设发展提供坚强司法保障的初心使命。

  (二)法治护航,打造营商环境法治高地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为服务保障疏解企业落地新区,雄安中院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以制度规范提升保障能力,从诉讼服务、产权保护、纠纷化解、执行能力等方面提升法院司法工作水平,牢固树立服务企业理念,定期开展走访宣传,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妙不可言,心向往之”典范城市建设贡献司法力量。

  (三)数字赋能,铸就雄安司法品牌

  雄安中院主动把握雄安新区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布局智能诉讼服务基础设施,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依托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服务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线上诉讼服务,持续提升电子诉讼的覆盖范围、适用比例和应用水平。运用雄安新区信息化应用的先发优势,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动法治建设数字化转型。2019年5月10日,全国首个5g环境下刑事案件三方远程视频庭审顺利完成;2021年12月8日,完成河北省首笔数字人民币交纳诉讼费业务;同时,全国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执行案款在雄安新区雄县人民法院成功落地。雄安中院充分释放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红利,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非接触式”的司法“云服务”。

大家关注
尊龙在线登录的联系方式

电话:010-63691827

邮箱:cbe2023@163.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5层
邮编:100045

网站地图